一直到最近,我才從床頭那累積成山的「書債堆」中抽出來看。結果一看就欲罷不能,心中 echo 不斷,有如重溫當初看彼得杜拉克「高效能的五個習慣」般的感動。
不是選擇過多的問題
生命有限、能力有限、資源也有限。
在癌症醫院裡工作,不時需要談論 DNR(do not resuscitate,不予施行心肺復甦術)的議題,或頻繁的開立死亡診斷書;這種高情感張力的臨床環境,強迫讓人每天直視著生命的無常,又像是一道道的篩子,藉由病人的人生,在我的眼前反覆示範,如何篩選人生中的熟輕孰重。
但在這個時代,選擇的大量迸發,心中的「篩孔」時常因為紛擾的訊息而阻塞,喪失了過濾事情重要與否的功能;因此而累積下來的大大小小事務,反而讓人因果顛倒的抱怨時間或資源有限(要是我有 OOO 就好了)。
但重點其實不是選擇過多,反倒是因為貪心(篩孔太多或太大),不能嚴格選擇的問題。
在癌症醫院裡工作,不時需要談論 DNR(do not resuscitate,不予施行心肺復甦術)的議題,或頻繁的開立死亡診斷書;這種高情感張力的臨床環境,強迫讓人每天直視著生命的無常,又像是一道道的篩子,藉由病人的人生,在我的眼前反覆示範,如何篩選人生中的熟輕孰重。
但在這個時代,選擇的大量迸發,心中的「篩孔」時常因為紛擾的訊息而阻塞,喪失了過濾事情重要與否的功能;因此而累積下來的大大小小事務,反而讓人因果顛倒的抱怨時間或資源有限
但重點其實不是選擇過多,反倒是因為貪心(篩孔太多或太大),不能嚴格選擇的問題。
如果不是明確的「好」,那它就是個「不」
「我們不是在找一堆還不錯的事情去做,我們找的是最高程度的貢獻。」
我們都有自己該做的事。有些事是主動的追求,但也有很多是被硬塞過來的「雜事」。
每個人,不管有意或無意,主動或被迫,都想要藉由「某種形式」,來換取別人的時間(這個時候,建議一起搭配閱讀「被討厭的勇氣」一書)。
但如果這些事全部都答應的話,一則是個人很快的過載,而導致人生計畫整個阻塞停擺;另一則是騎牆般的到處壓寶,最後雖然可能沒有什麼徹底的失敗,但也沒有什麼重大的成功。
所以「繁多的選擇」和「有限的資源」兩者並存,倒也不是一件壞事;重要的是充分評估各項選擇之後,理解有限的殘酷,而能篩選出真正重要的事。而我們也因為這個篩選的過程,能更珍惜最後做出的選擇。
「好的」目標,確保自己在對的方向上;而「明確」的目標,才能讓自己知道目前所處的位置。
如何能確保自己總是走在前往目標的路上,本書則是提供了兩個方式。
一個是「主動的規劃」。因為如果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,那麼別人很快的就會代勞,所以能先釐清自己的重點,然後把生活中的順序優先「卡位」給這些事,那麼這就是最好的「預防」策略了。
另一個方式,則是利用「零碎的空檔」,適時的歸零自己,每天對自己發問:「我目前正在做跟目標相關的事嗎?」,如果這個答案是否定的,那麼就需要儘量降低這些雜事的比重(或者有權力的話,直接砍掉),然後轉頭把時間分給該做的正事。
這有點類似綠角的「投資再平衡」觀念,每隔一段時間(或不定時)就需要重新檢視自己目前的資源運用狀態。我多是利用交通的時間做這些事,例如以前學校和住家間的那段走路,或是現在工作往返的通勤捷運上。
所以跟做投影片或畫一幅圖很類似,適時的擺放一些留白,讓留白與自己對話,而不用刻意的消滅所有「無聊」的機會,這也是一種保護,以免使自己失去了用來思考和沈澱訊息的時間。
所以「繁多的選擇」和「有限的資源」兩者並存,倒也不是一件壞事;重要的是充分評估各項選擇之後,理解有限的殘酷,而能篩選出真正重要的事。而我們也因為這個篩選的過程,能更珍惜最後做出的選擇。
怎麼知道自己做到了?
「好的」目標,確保自己在對的方向上;而「明確」的目標,才能讓自己知道目前所處的位置。
如何能確保自己總是走在前往目標的路上,本書則是提供了兩個方式。
一個是「主動的規劃」。因為如果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,那麼別人很快的就會代勞,所以能先釐清自己的重點,然後把生活中的順序優先「卡位」給這些事,那麼這就是最好的「預防」策略了。
另一個方式,則是利用「零碎的空檔」,適時的歸零自己,每天對自己發問:「我目前正在做跟目標相關的事嗎?」,如果這個答案是否定的,那麼就需要儘量降低這些雜事的比重(或者有權力的話,直接砍掉),然後轉頭把時間分給該做的正事。
這有點類似綠角的「投資再平衡」觀念,每隔一段時間(或不定時)就需要重新檢視自己目前的資源運用狀態。我多是利用交通的時間做這些事,例如以前學校和住家間的那段走路,或是現在工作往返的通勤捷運上。
所以跟做投影片或畫一幅圖很類似,適時的擺放一些留白,讓留白與自己對話,而不用刻意的消滅所有「無聊」的機會,這也是一種保護,以免使自己失去了用來思考和沈澱訊息的時間。
把這本書推薦給跟我一樣,不時的被眾多雜事困擾的人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