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/06/03

醫學生涯的各種可能:但終究只有一個結果



作者 : 陳偉挺


一開始會報名這次的新思惟論壇「醫學生涯的各種可能」,主要是因為太太在診所工作,而我們都想看看,其它人是如何運營一個診所,以及了解診所其它的可能性。

就跟做簡報投影片不會套用範本一般,我終究不會成為、或複製台上人們的模式,但參加大型會議的目的,主要是借用台上講者的經驗分享,來和自己對問對戰,讓疑惑與灰色地帶,能更加釐清或縮小。

另外當天剛好是母親節,也感謝一早就被我抓來聽課的太太,以及在場最小新思惟學員(剛好滿六個月大)的配合 XD


人生問題,最後還是會回來追問自己


許君豪醫師在他的職涯追尋中提及,「自己的人生問題,不管怎麼掩蓋拖延,還是會回過頭來,追問自己,直到找到一個安心的答案為止」。(大意如此,非精確字句)

我自己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就能明確決定好,「喔!我之後就是要當 OOO」,或「嗯!我就是要完成 XXX」的人;與其說自己有明確「想做的事」,倒不如說,自己是明確知道「不想做什麼事」的類型。

因此使用刪去法,跳過自己沒興趣或不想要走的方向,便是我一路上慣用的選擇方式。

但刪去法的選擇方式有個問題,就是雖然避開了自己厭惡的坑,但也沒辦法明確的知道,自己該選擇的方向。

這就有如在分歧的道路上行走時,僅僅是為了避開坑洞而選擇某條道路,骨子裡其實是「被選擇」的結果,基本談不上有什麼主動性。


發球接球,反覆修正


所以為了正面對決「人生問題,不停追問」的紛擾,以及一點一滴的釐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從八年前開始(剛升任主治醫師之時),便在自己的 Evernote 中,不停反覆的修訂一篇歷史悠久,抬頭叫做「Career」的文章。

這篇文章很短,僅一頁左右,大致上的架構分成:「自己擅長的事」、「未來想達到的目標」、「具體實踐的計畫」,然後填入一些提示自己的關鍵字。

期間,便是利用無數個對自己的發球接球練習(例如進行研究計畫、團隊流程改善、調整教學方式、承接上台簡報等),藉由對方的反應與回饋,來反覆確認自己的能力表現。

這樣的方法雖然有點無趣,但每當迷失或有靈感時,我總會調出這篇文章(有點像是座標校正的用途),重新檢視(1)自己的擅長,(2)適合在那一個面向,(3)用什麼樣的姿態表現出來,然後(4)有沒有報酬。


倖存者偏誤


會議結束之後,太太轉頭問我,「台上演講的,都是一些成功者的故事,那麼那些失敗的人們,最後都到哪裡去了呢?」

我心想,總不會是到演講台上去吧 XD

但如果能像研究設計一般,除了成功組之外,還有另一個失敗組,至少做個 case-control study,比較年紀、性別、團隊等因素,那當然是更好了!

但慢著,誰會願意來擔當失敗組的講者呢?在現實世界中,這實在是太為難策展人了吧 XD(不然你也可以寫一本書 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