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/07/29

Aspergillus 診斷大比拼:比較三種診斷工具的血液檢體表現



作者:陳偉挺醫師

對於血液疾病及血液幹細胞移植的病人而言,因其通常有血小板或白血球低下的問題,所以不容易接受侵犯性的檢查,來進行黴菌感染的診斷。

相形之下,血液是一種相對容易取得的檢體(至少比起支氣管鏡沖洗液或肺部切片而言),大家也對於使用血液檢體來做進行黴菌的診斷,寄予一些期待。


「監測」或「確認」?


而目前血液檢體在黴菌診斷的使用,通常有兩種目的:
  1. 在高風險病人族群中,依靠「連續性」的檢測(例如每週固定檢測兩次),達到「監測」的目的;主要的目標放在「排除」黴菌感染的風險。
  2. 在已經使用抗黴菌藥物預防之下,或臨床上高度懷疑侵犯性黴菌感染時,依臨床需要而檢測;主要的目標放在「確認」黴菌感染的存在。


LFD 在血液檢體的表現如何?


上一篇我們已經簡介了 Aspergillus lateral flow device(LFD)這項診斷工具,現在來看看它在血液檢體的表現如何。




例如 2013 年這篇在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的文章,以 case-control study 的方式,把 103 位血液病病人,分成「有」或「沒有」侵犯性肺部麴菌感染,然後分別看看 LFD、Galactomannan antigen(GM)、PCR 的表現如何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由於這三種診斷工具中,僅 GM 被 EORTC/MSG 黴菌研究共識認可為實驗室診斷的條件之一,故進行這些診斷工具的 performance 比較與判讀時,需要特別小心。




上面提過,血液檢體的主要用意之一,就是藉由連續檢測以達到監測與排除黴菌感染的風險,所以擁有一個很好的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(NPV),對於臨床醫師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

上圖顯示這三項工具均有逼近或超越九成以上的 NPV,都是不錯的監測工具;其中表現最好的是 PCR(single positive threshold) ,其次是 LFD(multiple positive threshold)。




接下來看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(PPV)。表現最好的是 LFD(multiple positive threshold),次之是 PCR(multiple positive threshold)。




Sensitivity 的部分,則以 PCR(single positive threshold)為最佳。




Specificity 的部分,三種檢驗工具(multiple positive threshold)均有超過 90% 的表現。

總結一下,在血液檢體而言,LFD 看來是個可以與 GM 和 PCR comparable 的診斷工具,而且具有操作簡易、turn-around-time 短的優勢。


參考資料


White, P. Lewis, et al. Evaluation of real-time PCR, galactomannan enzyme-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(ELISA), and a novel lateral-flow device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.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(2013): 1510-151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