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/04/19

比工作更重要的事:日常生活中的荷蘭思維



作者:陳偉挺


最近聽了荷蘭教授 Peter Donnelly 幽默又溫暖的 presentation 後(很少學術演講可以如此的),想起了關於荷蘭的這本書

在看過「被討厭的勇氣」,以及朋友從荷蘭返台後的心得放送下,讀這本書其實有一種 de javu 的錯覺;看來在很多生活與工作上的細節,荷蘭給了曾與她接觸的人們,一個很一致的體驗。


堅持目標,不等於堅持己見


第 34 小節談到思考的彈性,也是這幾年工作的心得;就像做交易買賣一般,把事辦好,任務完成,是專業職人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
以任務為起點,可能的處理方式往往不只一種;但若以自己為起點,則往往只剩一種解決方案,叫做「自己認為對的那一種」。

而自己和任務無法脫勾,便導致「不採納某一提案 = 否定自己」的直覺反應,因而陷入誰對誰錯的無限泥沼之中。

以自己工作的感染照會為例,以往會對於對方不採納自己的建議而拗脾氣,有時甚至會賭氣終止建議,「sign off the service」 (年少無知呀 XD)。

但現在的我則多是要求自己,即使在對方沒有收下初始建議時,自己仍然可以彈性的提出各式建議,分析 ABC 方案優劣,然後任「業主」選擇,並持續追蹤、以及繼續給予建議。(就當是對方出考題吧 XD)

所以不把時間力氣花在爭執「為什麼你要這麼做?」「為什麼你不這麼做?」「你看看你 UCCU!」;現在的我大多僅對此表達「遺憾」,不會繼續爭論。(我倒是發現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XD)


About trade-off


全身充滿著商業基因的荷蘭,做什麼事都是一種買賣。

對外進行 trade off,時時想著「我能給別人什麼好處?」「我可以解決對方什麼樣的問題?」「這個 trade off 是否互惠平等?」

對內 trade off 也是如此,所以也可以理解書中談到的的勞資互動、兼職和彈性工時等情況,是如何從這樣的思維環境中演變而來。

當一切都是一種買賣時,事情就明確簡單許多;那些「熱心過頭」、「情感綁架」、「道德感召」也都免了;免費與 over compensation 所副帶的,將是以「人心」來支付這種利息,而且終身支付。


About multi-tasking


以自己能多工運轉而自豪?

本書提及「應把最強能力放在最高產出的機會和工作上」;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,但應用在現實生活中,我自己認為倒不是 100% 的合用。

實際上比較像是 70% 在做最高產出的事,而 30% 則是為了「協助」前面 70% 的事,所必須做的一些「妥協」;例如一些行政雜事、人際鳥事,或是為了能讓自己儘量專注做最高產出的事,而與各方談成的各種「停戰協議」。

例如當初在籌備移植病房改建,以及設立移植登錄及追蹤系統時,期間需要和護理、工務、資訊、事務及外包等多方對口討論,好能讓 transplant program 在軟硬體方面,都可以達到現有情況的最佳化。

但說我「熱愛」或「擅長」這些溝通和連繋,那倒也不見得;我自己的看法是,如果這是為了完成目標而所需要用到的「組合技」(套用 xdite 的話),這是一種可連接、不孤立的「多工能力」的話,那麼還是值得去做。

多工僅有在彼此可連接起來,進一步解決問題時,方有效益。

但多工對於整體心神也常有些減損。對我自己而言,主要是(1)工作轉換時的耗損,會打亂工作步調,需要重新 warm up;(2)多工到極致時,小心只是方便別人當成棋子使的藉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