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/05/25

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、準、好:Not 「who」, but 「how」



作者:陳偉挺


當我以為 Charles Duhigg 寫完上一本書「the power of habit」之後,短期內大概很難會再讓我驚艷了。

結果他馬上又出了這本「smarter、faster、better」(中譯: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、準、好?),讓我乖乖閉上了嘴。


Not 「who」, but 「how」


以前的觀念認為「讓對的人上車」,是建構成功團隊的主要核心。

但作者提出,有些天才雲集的團隊,整體上的表現,其實並没有辦法呈現團隊的加成效果,反而仍僅停留在個人層次的曇花一現。

書中進一步拆解出,雖然成員是誰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,不是「那一個特定成員」的背景或組成,重點是團隊成員所「一同形成的 norm」,才是 team 是否成 team 最重要的關鍵。

Norm 這個詞有點不好解釋(可以看這裡),書中則是譯為「團隊規範」。


團隊規範 = 對待彼此成員的方式


書中提到「團隊的心理安全感」,是一個好的團隊常擁有的特質。

其具體實踐的方式,包含讓每個團隊成員的發言時間都差不多,而且成員具備高平均的社交敏感度(懂得察言觀色 XD)。

書中研究並發現,當某一成員發言時間過久時,團隊群體智商會呈現下降的情形(!)。

只有在一方面鼓勵反駁,另一方面又能安心說出自己意見的環境之下,才能夠培養出名為「信任」的 norm。

當然高效能的團隊百百種,他們背後的團隊 norm 可能各自不同,有的是依靠「忠誠」、有的是「紀律」至上,有的則是藉由「恐懼」來操控;但能走的好又走的遠的團隊,「信任」是必要條件。

有時候我會默默的想,可以的話,把現實世界中的工作或開會場景消音,單純看彼此的互動,注意那些眼神、臉部表情、肢體語言,反而更能理解團隊中,我們對待彼此的方式,以及發現這個團隊的 norm 屬性,到底是哪一種。


認知隧道


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臨危不亂,從混亂的訊息中,挑出關鍵線索,突破迷局?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藉由細微的徵兆,提早預知災難將至?

要如何避免自己渾然不覺的進入「認知隧道」,在任意抓取了一些片段訊息之後,就直接形成一個想法,而且緊緊黏在這個想法上,甩也甩不掉,同時也關閉了其他意見的可能性?

書中在「專注」這一章,提及建立「心智模型」的重要性,以便豎立「常態」的基準,來和眾多「變異」進行比對。

作者提出了一個解法:

Step 1. 平時就針對特定情境做大量的練習,特別是針對某件事「預期應該要看到的樣子」,進行資料蒐集和推演。

Step 2. 臨場應用時,調動出這些事先練習過的心智模型,來和「實際看到的樣子」比對,然後對著自己說故事,分析「為什麼會有這些落差?」,然後再回到 step 1。

所以說穿了,這個迴圈是在累積大量的心智模型,蒐集每一種變型的處理對策。心智模型的資料庫愈龐大,愈有機會能夠提早預知預後。

這樣的論點,讓我想到一個淋巴球成長的過程:在接觸到抗原後,引發免疫反應,形成記憶淋巴球,然後在下次遇到類似抗原時,會有更快速、更精準的免疫反應。

而在臨床上,這也有點像是自己累積醫療經驗的過程,或是我跟病人與同事在解釋某個感染症時,常做的一種「病程預告」。

病程預告常包含「預計 2-3 天退燒」、「預計症狀需 5-7 天才會開始緩解」、「預計會出現哪些副作用」等等之類。

而當這個臨床預期模型,和實際病況發展有落差時,便需要提醒自己 time-out,重新蒐集資料與分析,評估繼續修正這個預測模型,還是其實需要建立另一個不同的預測模型

而除了訓練個人的心智模型之外,還可以利用團隊成員的不同角度切入,繼續補起每一個心智模型的漏洞,畢竟團隊成員就是要一起來找漏洞的。

Charles Duhigg 的第二本書,依舊很有啟發,推薦給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