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/03/25

Chef's table:職人美感,人生况味

Screenshot from 「Chef's table」


作者:陳偉挺


我平常其實也蠻愛看烹飪節目的,諸如 Jamie OliverNigella Lawson 的節目,看著他/她們真心的愛 cooking 這件事而自嗨,其實很有趣。

但看「Chef's table」,則完全是另一種體驗。


從餐桌美味,到人生况味



Screenshot from Ben Shewry's episode


導演說故事的手法很有趣。

在這裡你看不到太多的廚藝細節,鏡頭大量捕捉的,反而更多是關於主廚的人生經歷,然後也「順便」談談廚藝餐食,是如何從各個主廚的人生戰場中誕生。

例如 Melbourne Attica 餐廳的主廚 Ben Shewry,陳述自己還在摸索階段時的那種迷惘、窩囊,以及最後領會出,每一道菜都是「emotion response to moments of life」、「只有快樂的人,才做的出意義深遠的美食,而不是藝術上的折磨」。

那種一同與 Ben Shewry 破繭而出的感動,好像自己心裡的疑惑與不安,也獲得了一些安撫。

如果將每一道菜肴,從這樣的人生背景中抽離,那道菜肴也將失去它們獨特的風格意義,僅僅是食材的堆砌罷了。

我自己推薦您,如果想看衝突和解,先看 Niki Nakayama;如果想看樸素平實,先看 Ben Sherwy ;如果想看自由不羈,先看 Francis Mallman,如果想看樂觀奮戰,可以先看 Massimo Bottura 的故事。


指定表演題



Screenshot from Francis Mallman's episode


每個主廚的 episode,其實都有四大「指定表演題」可以檢視:

  • How you started:如何入行?deliberate practice?
  • From copycat to craftsman:如何從模仿,發展出自己的獨特?
  • How you face failures:fight or flight?
  • How you deal with family and friends:協力、衝突、自私?

這些都沒有固定的解答,但導演替我們演繹了這六位主廚的選擇,以及是在怎樣的環境、家人朋友狀態之下,做出這樣的決定。


美感體驗



Patagonia, screenshot from Francis Mallman's episode


拍攝「壽司之神」的導演 David Gelb 所拍攝「Chef's table」片頭,讓我反覆觀看,著迷了一陣子。

那些工作的背影、準備的細節、餐食的陳列,經過有節奏的畫面安排,輔以 Max Richter 重編韋瓦第的 winter 1,是近年來少有的全面性美感體驗。

推薦您看這部影集,並不是為了看造神的過程,而是為了深刻體驗,一個手藝人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