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/06/05

我如何和血液科醫師協作?



作者:陳偉挺醫師


自從2009年自告奮勇,成為血液科和骨髓移植病人的專職感染照會醫師後,轉眼間也過了六年。這其間和數位血液科醫師不斷磨合,爭執吵架所在多有,但順利合作的倒也不少,我以一個感染科醫師的角度,整理了一下這其間與血液科醫師協作的心得(血淚),跟大家分享。

血液科醫師當然也不是吃素的(好啦,有人是真的吃素的),平常所面對的病人群,通常都是免疫力超弱,病情瞬息萬變的族群,因此血液科醫師常需具備著一顆很大的膽子;所以我認為要取得信任,與壓力很大的血液科醫師成功協作(讓他們按照你的建議執行),最主要的原則有以下三個「Be」:


Be available


我想大家或多或少,可能都有在照會感染科醫師時,被感染科醫師禮貌問候(咆哮)的經驗;所以適度的表達友善,讓血液科醫師或同儕們能願意對你「不恥下問」,是觸發彼此合作最基本的第一步。

我平時也會主動頻繁出沒在血液科病房或移植病房裡,直接成為病房的背景一部份,讓大家熟悉,或是只要見著我就可以順便發問,而我也能順便update一下之前照會病人的近況(與八卦)。

而即時的給出建議,對於只要病人發燒,頭殼也會跟著發燒的血液科醫師而言,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制式的照會規定在24小時內完成,但這對於血液科醫師而言,對我而言,甚至對於病人而言,都是太慢。

所以我通常會在接獲照會或詢問的電話時,不管正在看門診、正在開會,或正在上廁所(真的,有四分之一的照會電話打來時,我可能正在廁所裡 XD),先給出一個初步的口頭評估與建議,這樣可以稍稍緩和彼此因時間有限,所造成的焦慮感。然後在我看完病人的臨床情況之後,在四個小時之內給出完整且正式的書面回覆。


Be active


只要一旦照會的連結啟動之後,病人就會被納進我的每日追蹤的病人清單中。

主動追蹤的好處是,我可以知道病人的情況,是否有因為自己的建議而改善;而建立起這個「照會 給建議 追蹤 修正建議」的動態循環,是主動追蹤的另一個重要目的,一方面是避免自己落入「照會過後,就沒有找過我了,大概是變好了吧!」的自我感覺良好迴圈,一方面也是避免喪失因後續追蹤所帶來的進步契機。

主動追蹤的另一個好處是,你可以令對方「安心」。

在對方還沒想到要找我之前,就事先或即時的給出修正建議,pre-emptive式的消弭掉問題,這也是良好「售後服務」的一部份(雖然健保只給付照會的專業意見250點)。


Be in their shoes


病人住院時,大部分都會掛在血液科醫師的service上,所以能體會血液科醫師治療這些病人時的風險與壓力,也比較容易做出雙方皆可接受的建議。

通常問題解決的方法不只一種,特別是臨床問題落入灰色地帶,沒有明確的文獻支持該怎麼診治之時,我傾向列出二至三種解決方案,分陳利弊,然後最後建議一個我比較屬意的方案,讓血液科醫師參考。

而感染科醫師畢竟是被照會的醫師,不能喧賓奪主,而給出的建議也不一定會(通常不會)完全被採納,因此發生爭執、心裡有芥蒂,總是再所難免。此時則通常需要持續的主動追蹤,收集文獻與病人變化,進而不斷的調整建議方向,才能夠繼續並肩而行。

總結一下,be availablebe activebe in their shoes,是我認為和血液科醫師能成功協作的三個要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