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麼知道這本書?
吸引「調性相近」的伙伴
在這個變化劇烈的時代,如果自己的工作心血,不以某種形式在網路上存在的話,幾乎就等於不存在,所以需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分享。
而「分享」這個動作,一方面除了養成對自我整理的訓練之外(東西總得打理過才能分享吧),也有著尋找相似調性同伴的功能。
一旦公開了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後,機會就開始會從奇怪的地方冒出來(例如這裡),也會在路上開始遇見伙伴。而且這些伙伴已經經過挑選,因為看過你的作品而來,成為「真正同儕」,擁有「相同執念」的機會也就比較高。
而「分享」這個動作,一方面除了養成對自我整理的訓練之外(東西總得打理過才能分享吧),也有著尋找相似調性同伴的功能。
一旦公開了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後,機會就開始會從奇怪的地方冒出來(例如這裡),也會在路上開始遇見伙伴。而且這些伙伴已經經過挑選,因為看過你的作品而來,成為「真正同儕」,擁有「相同執念」的機會也就比較高。
所以擺脫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的閉俗心態吧!如果希望人們瞭解自己的工作,瞭解自己所在乎的事物,就得主動向前,勇敢分享。
當個說書人
作者也分享了「分享的眉角」(真是繞口),重點在於用「故事」進行包裝。
所以那些大家都想知道的細節,關於「遇到了哪些挫折?」、「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轉折?」、「怎麼辦到的?」,這些關鍵的內心疑惑,都可以藉由一次次的故事分享,進而具體化隱藏在文字後的「那個人」,而且產生一定程度的情感連結。
這些許許多多的故事細節,就有如專業道路上一個接著一個的指標告示,帶領別人一步步走過我們自己已經走過的工作歷程,讓別人也有機會看到「我們所看到的美好」,然後加入我們,與我們同行。
The「so what」test
心裡總是有點「好為人師」的感覺,以為自己分享的內容,總是會幫助到網路上的某人嗎?作者提出一個好方法,來幫忙 screen 哪些東西值得分享。
這個方式就是「the so what test」。
詢問自己,「這些真的值得分享嗎?」「分享了,那又如何?」,是進行分享之前,一個直接且殘酷的自我挑戰。而且這不是一次性的詢問而已,需要在不同時間、不同地點,反覆的詢問,然後再正式出手分享。
而更常見的情形是,需要讓草稿在電腦裡先擺著一會兒,然後擇時再看一次。作者形容「儲存草稿就好比避孕措施,當下可能覺得可惜,但是隔天一早你會覺得謝天謝地」 XD
Austin Kleon 的這本續集依舊精彩,也繼續推薦給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