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/12/25

藥廠工作的第三個月:重返成長模式



作者:陳偉挺醫師


進入藥廠工作將近第三個月,工作複雜度及量的部分,開始明顯上升。

開始習慣 tele-conference、三不五時的外出拜訪討論,以及數倍於以往的每日 email 發送量;而行政及雜務的適應期已過,可以專心投放在工作上的時間和心力,也逐漸穩定。

以下簡單的工作心得分享,剛好也當作跨年前的小結。


Return to growth mode


我覺得最重要的,是重新回到了「growth mode」這件事。

目前仍處於每天很期待、每天都有新鮮事的時期。

而在移出過往舒適區、遭遇繁多問題的同時,能有和善的同事、開放的 Medical Director、親切的 Regional Medical Director 們可以請教,實在令人非常感謝。

對於初入業界的我而言,能夠有類似經驗的前輩(醫師轉入業界)可以討論諮詢、甚至當 mentor(mentor-mentee relationship),我覺得是很棒的事。

從公司組織大架構一路介紹到未來職涯的的可能方向、或是近年來 Medical 部門在藥廠角色的變化,到學習說「不」的時間點(以釐清學術界線),以及複雜的人際、政治關係處理原則,我很慶幸在一開始的時候,就有機會獲得這些前輩們的提點。

除了同事給我的各式 feedback,這個月小老闆在 one-on-one feedback 時,給了我「proactive」的評價,而 regional 老闆則跟我說,我具備了「reflective」的特質。

能取得 feedback 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也能讓我在後續的工作上,持續進行微調。


Knowledge partner


轉換跑道的過程中,其實很吃過去的老本,除了專業訓練之外,也包含了過去簡報與部落格所帶給我的幫助。

在大部分的外部討論與會面中,對方很常見的起手式便是,「我有看過你的部落格耶!」,在後續的專業討論上,也無形之中拉近了些距離。


轉職之後,完成的第一場簡報


而藉由 face-to-face 討論(和一些研討會),來發覺彼此疾病與藥物的認知差異、科學目前未解的知識 gap 在哪裡、進一步啟動後續研究、回報給相關部門,確實解決對方的痛點與問題,也是自己正在重新練習的新循環。

最近也完成了第一次 business trip,開始頻繁的與亞太各國學術部門的同事,進行交流與經驗分享。(特別感謝澳洲與新加坡同事的大力幫忙)


Milestones


這三個月來,累積了一些小里程碑,簡單記錄:

@ 成功完成了一次危機處理,重建信任關係。

@ 完成年度計畫的制訂:很高興在小老闆和同事的協助之下,居然就一字不改的被亞太主管 accept 了。

@ 幾場會議協辦順利完成。

@ 從幾個專業 inquiry,意外發展出有趣的後續。


Summary


自己是一個喜歡解決複雜問題,並在解決的過程之中,能與人協作且嘗試標準化的人;這次的轉職,則是給自己另一個挑戰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