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陳偉挺
我一開始其實沒打算讀這本書。(但有人贈書,還是讀了 XD)
相較於目前右傾的閱讀類型,這本書的風格也顯得格格不入;而我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去閱讀它,畢竟我在一家癌症醫院工作,死亡並不是罕見或遙遠的記憶。
但為了避免讀完之後,我僅有「英年早逝」的喟嘆,或是「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握現在」之類的結論,所以我給自己的功課是,找出上述之外的視角來寫心得。
每天當成最後一天來活?
把「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活」的論點,強調把握現在、即知即行的重要性。但這種 deadline 一旦具體化,現實感大增,反而讓人無法具體規劃長遠的事。
作者描述得很精準,書中的字句諸如「一次只活一天的現實,對我毫無幫助」、「不管轉向那裡,任何行動都被死亡陰影籠罩而失去意義」,都很具體的讓人感受到死亡的潛伏。而這種如影隨形的壓迫,也讓長期計畫和時間表失去了意義。
作者描述得很精準,書中的字句諸如「一次只活一天的現實,對我毫無幫助」、「不管轉向那裡,任何行動都被死亡陰影籠罩而失去意義」,都很具體的讓人感受到死亡的潛伏。而這種如影隨形的壓迫,也讓長期計畫和時間表失去了意義。
所以我也能理解作者每次都想詢問自己的腫瘤科醫師(兼同事),關於 Kaplan-Meier curve (存活曲線)的意圖。
畢竟給個大約的存活期限,然後這麼龐大的人生不確定性,才能夠「利空出盡」,有些收斂收口,自己才能 move on,計畫下一步。(雖然作者自己在生病之前,也曾批判給出精確預後的醫師)
畢竟給個大約的存活期限,然後這麼龐大的人生不確定性,才能夠「利空出盡」,有些收斂收口,自己才能 move on,計畫下一步。(雖然作者自己在生病之前,也曾批判給出精確預後的醫師)
但作者最後還是沒有從腫瘤科醫師口中,或是文獻中得到真正的答案。
作者寫下「身懷絕症的生活是一種歷程,無法在統計中找到安慰」、「死亡的事實令人不安,然而,沒有別的方式可活」。
於是死亡的不確定性依舊爬滿全身,但也得繼續過日子。作者還是替自己設立了「能再次開刀」的短期目標,這是一個外科醫師所愛,也賴以證明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作者寫下「身懷絕症的生活是一種歷程,無法在統計中找到安慰」、「死亡的事實令人不安,然而,沒有別的方式可活」。
於是死亡的不確定性依舊爬滿全身,但也得繼續過日子。作者還是替自己設立了「能再次開刀」的短期目標,這是一個外科醫師所愛,也賴以證明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書中對於作者如何從骨轉移的痛苦之中,重新訓練自己拿刀,到短暫恢復一個神經外科醫師的日常,以及在疾病惡化之後,如何堅毅的完成最後一例手術,如同往常般的離開開刀房,也有著很細膩的描述。
人生的整理:健康啟程,至死方休
另一個可以觀看的,是作者對於自己人生的整理方式。
在作者的文學背景之下,書中沒有太多情緒化的文字,也沒有把自己當成悲劇英雄。洗練的檢視了自己一路上的抉擇,是如何從文學橋接到醫學。看似是一種跨界,但其實是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同樣追求,只是自然的換了一個角度。
作者用「與其它人互動的過程」,鋪陳了過去的自己;包含在亞利桑那州沙漠的兒時玩伴、和病人的術前說明、如何告知病人「一大碗公的悲劇」,以及自己確診癌症之後,和腫瘤科醫師及家人間的討論。
但這一切整理,要是沒有最後一段來自作者太太的文字的話,會令人感覺是一份未完成的草稿;這段文字補足了另一個視角的觀察,以及在作者生命最後,同時短暫交疊的新生孩子喜悅。
推薦給十年前,和十年後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