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陳偉挺
早晨出門,在站牌旁等著公車,或是在擁擠的捷運上,搖搖晃晃的抓著白色把手時,心裡總想著,有沒有機會把這些零碎的時間,做更好的利用。
以往大都拿這些零碎時間來看看電子書,或者寫寫 blog 文章的草稿,但通勤時的周遭環境,並不一定允許文字閱讀或撰寫(例如一個拿不穩,把 iPad 砸到別人頭上 XD),於是便動動腦筋,把注意力從「視覺」移到「聽覺」上來。
結果在下載了「樊登讀書會」,以及「得到」海外用戶的 paypal 充值開通之後,這一兩個月聽的欲罷不能,來跟大家分享四點心得。
選擇大增
不管是簡潔的文字干貨(這超像醫學院時期的共同筆記 XD)、轉述的說書,或解讀的音頻,各式各樣令人驚喜、琳瑯滿目的知識載體,剛開始接觸時,我有如入大觀園一般,開心的那邊聽聽,這邊看看。
同一本書,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,變幻成完整電子書、「濃縮摘要」的文字,或是「講述師」的講述音頻,學習的模式從視覺一路包覆到聽覺,更方便自己選擇在不同時空背景之下,最有利有效的方式。
快問快答
一次並呈多種知識載體,替忙碌的自己,大幅減少了探索和踩地雷的時間成本,真正達到「省時間」為出發點的設計。
這樣的概念,其實和學術論文的「abstract」與「full text」的關係有點相近。
這一方面更加強化了自己「problem-oriented reading」的模式,方便用找答案和觀點的方式,來進行搜索,也有如快問快答一般,可以針對喜歡的持續聽完音頻,或繼續找全本書來看,或者沒興趣的就直接卡掉,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干貨。
重點歧異
但在上述的 exposure 門檻大幅下降之後,關於學習這件事,其實球又回到了自己場上。
為了對照說書音頻,和實際閱讀書本之間的差異,我也找了一些看過的書來測試,結果發現講述者在音頻之中提到的重點,和我自己閱讀後摘錄的重點,其實還是有些不同。
為了對照說書音頻,和實際閱讀書本之間的差異,我也找了一些看過的書來測試,結果發現講述者在音頻之中提到的重點,和我自己閱讀後摘錄的重點,其實還是有些不同。
我想原因還是大家畢竟懷抱著不同的問題(或目的)來閱讀同一本書,大家的背景知識也不同,所以抓取的啟發段落,也自然不盡相同。
而另外則是「載體」本身的細節。
講述師的風格也各自不同,有的詼諧,但會夾入個人觀點(類似超譯?),有的則是正經嚴謹,謹守在書本範圍之內。
講述師的風格也各自不同,有的詼諧,但會夾入個人觀點(類似超譯?),有的則是正經嚴謹,謹守在書本範圍之內。
倒也沒有孰好孰壞,但看來這些文字干貨和音頻,與原本的書籍關係,是並存而非取代,其實這些文字和音頻在產生之後,也有了自己的生命。
連結架構
有如在醫學院時念的共筆一般,輕鬆得來的干貨,會不會也過目即忘,聽得很開心,但不留下一絲痕跡?
根本上,其實還是需要自己問出深刻的問題,然後頻繁的實作。
所以在「提問」->「解惑」->「實作」的三步驟中,僅有中間「解惑」的學習對象大幅增加、時間成本減少了,但若沒頭(提問)沒尾(實作)的暴露在這些知識載體之下,是否能將這些干貨穏固的黏著在自己的知識架構上,就是個疑問了。
總體而言,這些都是很棒的學習體驗,也確實協助我解決了通勤時間浪費的遺憾 X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