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/08/02

感染照會心得:那些「要」與「不要」的眉角



作者:陳偉挺醫師


這篇文章本來是自己在台大感染科受訓時期(2007/12),寫給自己看的臨床心得,主要是關於看感染照會的一些細節和提醒。

最近重新整理成部落格文章,野人獻曝,與大家分享。(沒想到這些文字,居然也快十年了 XD)


表明身份和照會目的


一踏進病人病室時,首先便自我介紹,清楚表達自己是「照會醫師」,以及「為什麼」被照會的理由。(以便病人理解,我通常說自己是來看發燒的醫師 XD)

雖然有時候,我也真的不知道在照會個什麼勁(黑人問號臉),這時還是要硬掰一下,以便順利開場。

例句:「您好,我是感染科的陳醫師,這次住院因為發燒  / 白血球過高 / 肺炎 / 血液培養長細菌,所以腫瘤科的 X 醫師請我過來幫忙。」


清楚表達照會建議


看完病人之後,來留下正式照會記錄吧。

除了條列式的給予建議之外(直接寫明該做哪些檢查、更改哪些藥物,並附上劑量途徑 XD),有時我也會給出類似「if A then B, if C then D」的建議。

這樣做的目的,在於給予照會方一個大致的方向和未來計劃。

特別對於那些感染或病情尚未明朗的情況下,這樣的預想,能提供一些安定人心的效果。(照亮腳前下一步的概念)


主動追蹤


照會是感染科的主要業務之一,除了首次的探訪之外,持續的追蹤,也是很重要的事情。

為什麼主動追蹤很重要呢?其實就像售後服務一般,照會後的追蹤,對照會方和自己而言,是件雙贏的好訓練。

除了一方面讓原醫療團隊知道,you're keeping an eye on this patient,持續提供動態建議和治療微調之外,一方面也在這樣的過程中,累積雙方的默契與信任,以及自己的臨床 credit。

對自己而言,則是有了很棒的回饋機制。(工作幾年之後,發覺能獲得具建設性的好 feedback,真是不可多得呀)

在這些主動追蹤的過程中,自己便能知道在初會診之時,所給出的 tentative diagnosis 和相關建議,是不是治療方向正確、診斷建議有沒有臨床價值,以及病人後續的臨床變化,有沒有符合自己的預期。

而這些主動追蹤的頻率,則視需追蹤的病人數量和病情嚴重度,大致分成「每天都需要追蹤」,和「隔幾天再追蹤」的類型。


尊重原主責團隊


在探訪完病人之後,我通常不會特別跟病人解釋,我之後打算怎麼診斷和治療。

主要的理由是因為自己身為「被照會醫師」,以提供意見為主(而別人可以不接受),並不能逾越原主責醫療團隊的決策權限,越俎代庖。

因此我一律以「我會跟原醫療團隊討論後,再決定」來回覆,以避免日後在台面上,產生意見相左的情形。


絕不批評


絕不在病人面前批評原醫療團隊。

諸如「這個早就該找我們了」、「為什麼現在才找我們」之類的話,均嚴格禁止。只針對目前可以幫忙與改善的問題,提出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