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陳偉挺醫師
如何知道這本書
信任與協作
羅胖說:「現代化社會,就是陌生人間可以因為信任,而在更廣闊的範圍發生協作。」
在這本書中,Cleveland clinic 嘗試用三個方式來達到這樣的協作,分別是「體系內設計」、「就醫過程一條龍」,和「精準無縫 hand over」。
醫療體系內的設計
在硬體空間上, Cleveland clinic 刻意創造出許多「偶遇」與「非正式諮詢」的空間,例如走道、迴廊、空橋等,來提升成員間「有意無意」的連結機會
而在共同目標的協作驅策上,其中一個方式是以「固定薪資」的設計,來削弱「以量計酬」對於業績和個人本位的誘因,期望把成員導向協作的路上。
就醫過程一條龍
Cleveland clinic 體系擁有為數龐大且多形態的醫療單位,從 hospital、health center、emergency department、urgent care、express care clinic 等一字排開,好處是可以方便交叉運用,承接處於不同醫療照護時期的病人,並有效率進行病人和醫療資源之間的「再配對」。
實際的運作上,則是將少見且複雜的疾病集中處理,一方面有效率的累積經驗和訓練人馬,一方面也將資源進行最佳運用。否則任由這些複雜病症零散的分佈在不同醫療機構、不同人員手上,則經驗的累積將十分的碎片化而不持續,更奢談改變現狀與發現問題了。
實際的運作上,則是將少見且複雜的疾病集中處理,一方面有效率的累積經驗和訓練人馬,一方面也將資源進行最佳運用。否則任由這些複雜病症零散的分佈在不同醫療機構、不同人員手上,則經驗的累積將十分的碎片化而不持續,更奢談改變現狀與發現問題了。
另一個 spectrum 則是將較常見且有共識的疾病,納入 clinical pathway ,並賦予 opt out 的彈性(說明理由)。而 opt out 的原因,也成為日後分析與修正的材料。
精準無縫的「hand over」
病人畢竟還是需要在各個醫療單位游動的。而平安轉換的關鍵因素,則是仰賴四個重要的工具,來達成體系間的 hand-over。這包含了資訊科技、重症運輸、clinical pathway,以及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。
特別談一下 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(PCMH)。這並不是真的有個「medical home」般的實體建築,而是一種不同於以往「到醫院,看醫生」的就醫模式。
PCMH 的誕生,一部分是希望緩解醫療上的高額花費,降低病人交通往返的費時費力,以及弭平就醫環境中那不斷出現的「銜接斷層」。
舉例來說,有些只是簡單的回診看報告,就可以讓醫師用電話或 email 聯繫病人即可,不需要讓病人大老遠跑一趟,只是為了聽醫師說一句「報告都正常」。(關鍵字:固定時段、集中回覆、正式病歷、保險給付)。
另一部分則是引入科技,將病人「捲入」這層醫療照護關係中。病人從受詞變成主詞之一,也能夠藉由「主動參與」,來提升醫療的遵從度。
所以護理師在預約看診前的提醒和檢驗注意事項,病人定期登入自己的醫療帳戶,查詢自己的檢驗報告、剩餘藥量、並預約下次門診,這些也都可以逐漸在自己的掌握中完成。(關鍵字:資訊安全、即時諮詢、藥物宅配、提醒機制)
這樣的設計不但能讓病人對自己的情形更瞭解,拉高病人參與自己照護的程度,也更能讓病人得到符合自己期盼的醫療;而醫院其實也能將一部分的人力和行政資源釋放出來,移往其他更需要的場景。
我想知道,但書中沒有說的事
這本書描述了很多「做了什麼,所以成功」的情節,但是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,並沒有在這本書中看到相關描述,那就是「如何評量協作體中的個人」。
特別是在選用「固定薪資」的架構之下,或許有減少本位主義與增加協作的可能性,但是否在去除了業績的追求後,便真能把這股氣力,轉換到互利共生的協作,這可就不一定了。
如何選擇「對的」人進來,建立起明確的薪資結構和升遷管道,以避免落入共產主義般的大鍋飯態勢,其實是我一直好奇的地方。